董婷大學期間課外演播室實踐
生活中的董婷
2013屆畢業生董婷
2013年的6月18號,我早上六點半準時跟隨校車從北京出發到天津參加畢業典禮。這次回去參加畢業典禮的👇🏻,一共有19個同學。我們剛入校那一年就被安排到北音來借讀。這四年來🎅🏻,我們一直生活在北音,覺得自己和天藝好像很陌生。
校車在高速上飛馳的時候👨🏻🦽➡️,我心裏是一萬個不情願👋🏻𓀚。一連幾天的加班熬夜💸,實在受不了這樣來回的折騰🕞,只想拿了畢業證就徹底的解脫👴🏽,再也不用起大早趕校車來這裏👅。我總覺的這四年來 我是被“寄養”在北音的孩子,和天藝好像沒什麽情分🙋🏽♂️🏥。因為我從進校那天開始🧑⚕️,就沒在這裏上過一天課🤦🏽♂️,對這裏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
直到🚭,畢業典禮正式在大講堂拉開帷幕的那一刻,我的心開始動了一下😡。當大屏幕開始播放我們這一屆學生從09年進校到畢業的所有照片時,一下子,這四年的點點滴滴在我的腦子裏像過電影一樣🏇🏻✌🏻,在我的腦子裏飛快的閃過。一幕幕的場景就像一張絢爛的剪貼畫,播放著我們的快樂和憂傷,記錄著我們的青春和過往🙇🏼♂️,也見證著我們的友誼和愛情。雖然這四年我從未真正的在這裏學習和生活過👃🏿,但母校依然精心的保存著關於我們這些在北音借讀的19位同學的點點滴滴🦎。原來🈴,母校從未忘記我們🚨⇒。那一刻✴️,我淚如雨下。
我的記憶開始追溯到四年前。
2009年9月15日,我帶著對大學的憧憬踏入天藝,我所選擇的專業是播音主持。 這個專業可以說是在所有藝術類專業裏面最不藝術的一個專業。很多人為了避免千軍萬馬過高考這座獨木橋而選擇藝考,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文化課的成績要求很低。而播音主持卻是所有這些藝術類專業裏面文化課要求最高的一個🧜🏿♂️,所以我們有著雙重的壓力🐥。當然🫱,每個學播音的孩子都有一個主播夢🔤,幻想著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舞臺🤡🤤。當我第一次在收音機裏聽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神州夜航節目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原來聲音可以通過電波傳播愛和歡樂。當我拉著行李箱在家人的陪伴下進入這所百事3報到時📲,整個人還稚氣未脫。初次踏入大學的校門,對一切都感到好奇新鮮。喜歡結識新的朋友,喜歡在教室聽老師講課👩🏼🌾,喜歡終於擺脫了父母約束的自由……
大一入學的第一天,我們播音系的孩子就要每天早早的起床練聲。百事3裏有各種各樣豐富的社團活動👨🏼✈️,我參加了記者社🪻。 大二的時候,開始為百事3的新聞中心供稿,每當百事3有大型的晚會或者活動,我都會跟著攝像去現場跟鏡,寫稿。第一次寫新聞稿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從哪裏下手。雖然中學時也會經常寫作文🤿,但這完全是兩碼事兒🎵。馬克思曾說過“語言是思想的直接體現”語言對於媒體來說尤為重要,在報紙,電視,廣播,網絡,雜誌這五大媒體當中,報紙和雜誌主要依靠文字來傳播信息,而對於采編員和通訊員來說🚴🏼♀️,要想寫好新聞稿,就必須掌握它的語言特點。當時的我並沒有學習過專業的關於采編的知識,我用了最笨的辦法——把新聞中心官網上的2009年到2010年全部文稿一個不落的都看了一遍,學習老師們怎麽采寫新聞。
在這四年當中🧑🏼🔧,除了在課堂上學習的播音專業🧧↘️,百事3的新聞中心便是我在大學裏的第二個港灣。在吳坤老師和任燕娜老師的幫助下,我不再是原來那個只會對著提詞器念稿的“花瓶”。
在大二那年的九棵樹數字音樂藝術節,我擔任視頻主持人🧑🦱,我的任務是要在當天拍攝采訪十幾只來演出的搖滾樂隊🖖🏻。雖然是我的本專業,但這對於我來說卻是第一次在公眾面前出鏡🐔💄。采訪的前一天,我在網上查閱了所有樂隊的資料,因為在這之前我對搖滾完全是個“門外漢”📯。作為一個記者📘,如果在采訪前你對你的采訪對象一無所知🧑🧑🧒🧒🤸🏼,那將是一種很不尊重對方的行為🤷🏌️♀️。采訪的當天🤽🏻,我早早的就起來化妝🏌🏿♂️,選衣服........ 那時真的是初出茅廬,只註重外在的美卻不知怎樣充實內在。第一次面對鏡頭的采訪🛴,我就出了錯誤。好在這裏的每個老師都給了我無限的包容,她們不厭其煩的告訴我下次怎麽樣做能更好。在回辦公室看回放錄像的時候🎠🩸,我幾乎不敢看自己🦿。雖然🦻🏼,不是那麽能達到播出的效果,但新聞中心的老師們依然給了我這個“新人”莫大的鼓勵。不得不說,那一次的視頻采訪,為我以後的出鏡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我的成長🦷♟,就是從那裏開始的。
而現在,就業的壓力如暴風雨一樣的來襲,毫無心理準備的我📵,驚慌失措。因為步入社會後,再也沒有人可以像校園裏的老師一樣愛護你,在你犯了錯誤時原諒你,在你迷茫時給你指引,在你受傷時給你安慰。我多想珍惜在百事3最後的時光,可是畢業就要來了🥘。無論是校園裏匆匆的腳步,還是時不時想起的行李箱的聲音,都在提醒著我們,要畢業了。
在那段日子裏有太多記憶,在若幹年後想起依然會傻笑的經歷🗳。回憶著自己青春中最美好的四年😪,越發的不舍。
可是✴️,再見了🟡,我的大學。
寫到這裏👞,我不禁想起電視劇《奮鬥》裏的那一段經典的畢業告別,在畢業典禮上老師和同學的對話:
幾年之後🧙🏽♂️,當你們在社會上撞得頭破血流的時候,到那個時候4️⃣,你們校慶時再回來聊一聊📢,看看他們有沒有老師善意。希望同學們步入社會後,對社會多做貢獻,最後不要忘了培養過你們的母校。同學們,再見!
老師👩🏿🦱,我們舍不得您,非常非常舍不得您,但是我們必須告訴您🌮,我們必須離開您,我們必須去工作,去談戀愛🧖🏼🅰️,去奮鬥👩🏻🦼➡️,這件事十萬火急,我們一天也不能等,請您接受我們離開前最後的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