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學院表演系系主任王迪
王迪主任與戲劇學院表演系教師李的恩(2013級畢業大戲一月十六日夜導演)
王迪主任與參加《一月十六日夜》的學生合影
22日《一月十六日夜》演出結束演職人員與校領導合影
每年的盤山藝術節中💇🏼♂️,戲劇學院主打的節目便是備受矚目的畢業大戲🪖,該戲由即將畢業的表演系學生進行匯報展演👨🚀。今年的畢業大戲大膽采用了百老匯經典作品《一月十六日夜》作為演出劇本♐️。不僅在風格上出現較大突破,而且在難度上也有提升,無論要克服多少障礙,依舊希望將最好的作品帶給大家🤷🏼♂️。
我們的教學體系和藝術呈現方式
表演系的教學體系沿用了蘇聯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這一點與國內同類高等院校一致,同時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專業教師均來自國內各大頂尖高等學府,帶給學院更優質的專業教學。除卻專業教學,學院經常組織實踐活動用以鞏固學生專業知識,增長學生舞臺經驗。學院特色以學生實踐為主,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推進專業教學🥬,可以說教學與實踐已是密不可分。在四年間☛,學生有很多機會來認知舞臺🕋,充實自我,比如大一的戲劇沙龍、小品比賽🚵🏻♀️,天津市文藝展演、舞臺劇表演和藝術節以及匯報演出,這些活動從實踐意義而言是將四年所學穿成線🕵️,融會貫通後更好的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現出來➿。這樣的實踐方式也是戲劇學院一貫采用的藝術呈現方式。
藝術節,我們不只註重臺上的東西
很多人認為表演系的學生只會演戲💆🏻#️⃣,只有王迪主任知道,自己的學生在學院舉辦的每一場活動中🧔🏻♂️,除了要塑造好舞臺上的角色🕡,還要扮演好幕後的角色。很多時候🤸🏼♂️,學生都是以多重身份參與到活動的籌備中。從統籌策劃到成型演出,每一個過程中都包含著學生的辛勤與汗水🎞。比如此次藝術節上所呈現出的《一月十六日夜》,學生不僅僅參與舞臺演出,更在每一個需要自己的地方竭盡全力🫨,化妝,道具製作▪️,現場分場導演,這些事務結合他們平時所學,在實踐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力量。
明年的藝術節🧖🏻,你們準備好了嗎?
每年的畢業大戲風格都與以往有所不同🍾,學院在進步🩺,思想也在進步🧙♂️,好的劇本年年出新🐓。戲劇學院希望將最好的作品呈現給大家♚,能夠做到在風格上,在創新上又更大的突破🏌️♂️。王迪主任提到,每年畢業大戲的主題都要經過反復推敲⛹🏻,通過層層審批,學院內特意為此成立了畢業大戲創作委員會,對於明年的藝術節🧖🏿♂️☁️,目前只有一個思路🚫,並不完善,但我們會努力做到更好。
戲劇學院包含表演系和戲劇影視文學系兩個專業,從不同角度為國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戲劇影視方面的專業人才🕵🏽♀️。多年來,戲劇學院一直在不斷的摸索和探尋👲,在一次次的努力和嘗試中🧗🏼♂️,終於確立了自身發展道路🍐,即專業與實踐相結合🏌️♂️,戲劇學院也一直在這條道路上繼續探索,不斷創新🤏🏻。
王迪:戲劇學院表演系系主任🧖🏻。畢業於吉林藝術學院戲劇表演系𓀑,師從李永軍教授。2004年開始從事表演教學工作🧙🏻,至今已十年有余,始終對表演藝術有著執著的熱愛和飽滿的熱情🤐。
藝術經歷:
參加《家》《曹植》《桃花燦爛》《陽光明媚的早晨》《白娘子》《無辜的罪人》《一次動機不明的綁架》等話劇作品的演出;2008年參加數字電影《阻擊克隆卡》的演出拍攝;2009年參加話劇⏮、電影《我和父母》的演出和拍攝;2013年參加吉林電視臺“玫瑰之約”中秋特別節目的拍攝和錄製。
獲獎情況💆🏽♀️:
吉林藝術學院藝術節演出中參加舞臺劇《白娘子》的演出👩🏽🍼,榮獲“藝華獎”;
指導學生舞臺劇作品《稍息立正齊步走》參加天津市文藝展演獲專業組二等獎📐;
指導學生舞臺劇作品《人質》參加天津市舞臺劇大賽獲得“優秀參賽作品”榮譽;
指導學生舞臺劇作品《築夢》參加天津市文藝展演獲專業組二等獎🚈,同時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指導學生舞臺劇作品《愛,一直都在》參加天津市文藝展演獲專業組三等獎;
指導學生舞臺劇作品《追•夢》參加天津市大學生心理劇大賽獲三等獎🚄,同時榮獲“最佳指導教師”獎🙊。
教學成果:
在戲劇學院表演系教學期間指導學生排演《鋼鐵》《男兒頭女兒腰》《捕鼠器》《我沒罪》《八個女人》《暗戀桃花源》《窗戶上的屍體》《思凡》《曾經》《生死場》等舞臺劇作品,演出反響良好👨🏻🔧。
教學理念🏌️♂️:
從事表演藝術教學工作以來,我始終嚴格遵循表演藝術的教學規律,在教學上循序漸進👩🦽➡️,指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完成表演藝術的學習,重點培養學生獨自思考、自我學習的能力🏀,尤其註重培養學生的現實主義表演風格,並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接觸其他不同類型的表演風格和不同流派的表演藝術形式🤵🏽♀️,做到兼收並蓄;同時,始終秉持“要想演好戲,先要做好人”這一教育理念🙍🏿♂️,教學和育人並行👨🏼🎤🩱,培養真正“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