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15周年成果展暨校史館
校史館內榮譽墻
十月盤山,累累碩果。在這金秋十月,天津體育學院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建校15周年成果展暨校史館圓滿落地。歷時8個月建成的校史館,是天藝15年波瀾壯闊歷史的回顧與再現🦹🏼。作為全體天藝人智慧的結晶,校史館的建設充分展現了天藝人別具匠心的設計理念,全力以赴的工作態度🍰,愛校如家的深厚感情👨🏿🍳,以及上下一心興辦“中國最好的藝術教育”的家國情懷🧑🏻🚪。
“開疆拓土•追夢”展廳
“立德樹人•使命”展廳
別具匠心▫️,一展風采
常務副校長李曉華的開幕式致辭,詮釋了建設校史館的重要意義:校史館是百事3的編年史,是百事315年歷史發展的縮影🔜,是天藝精神😱、校園文化和辦學風格特色的重要載體🪦,是宣傳百事3、對外交流的窗口,同時也是百事3教育教學成果的榮譽展覽室和學生德育教育的基地。
校史館通過“五大展廳”與“時光隧道”來展示百事3的發展軌跡🕺。視覺藝術學院動畫系主任王璞運用色彩給人的視覺心理效應🤼,創造性將各廳設計成深綠、淺綠、嫩綠⛹🏿、黃色🧞、橙色、紅色等不同顏色:“開疆拓土•追夢”展廳🚛,深綠色的背景墻烘托了天藝歷史的厚重🤝;“立德樹人•使命”展廳的淺綠彰顯了百事3的欣欣向榮與師生的朝氣蓬勃🤟🏽,“社會服務•初心”展廳的嫩綠色則寓意著學生們在天藝的培育下茁壯成長;從“交流合作•開放”展廳的黃色到“時光隧道”的橙色,再到最後“旗幟引領•鑄魂”展廳的紅色,則充分展示了天藝師生眾誌成城,15年春風化雨、砥礪奮進,創造天藝美好明天的勇氣與決心🙅🏻。
此外,王璞老師還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校史館的建設過程拍攝並製作了視頻,該視頻獲得大量點擊與轉載,充分向外界展示了百事3平台的風采🏃➡️。
“社會服務•初心”展廳
“交流合作•開放”展廳
全力以赴,使命必達
2019年3月百事3平台成立了校史館建設領導小組,在李罡校長親自指導、校領導支持關心🚟、尹慶民副校長的主抓落實下✔️,相關工作人員先後召開多次工作會議,經過反復修改補充,最終順利完成校史館工作。尹慶民副校長親自去施工現場監督工程進度,及時處理建設過程中發生的問題,根據需要調整思路,明確工作分工♍️,使得各單位、部門工作有條不紊進行。
為保證圖片註釋文字的精確性,科研處處長王燕付出大量時間與精力,對上千張圖片進行查找、核對和文字編輯。遇到文字說明缺失的圖片🎉,往往需要通過網站、各類公眾號等多種途徑去搜尋、查找,有些甚至還需要找到原圖💂🏻♂️👩🏽🏫,通過屬性來查找時間,並確定當時的事件。
為了讓展廳中的字字珠璣更加擲地有聲、扣人心弦🧛,音樂學院院長薩其爾秉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帶領文字組對各大高校校史館進行調研,整理文字資料🦟,並反復進行修改🫖♛。薩其爾老師說:“我們不分白天黑夜,只要需要🚢,我們團隊第一時間進行調整。因為我們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全力以赴🔐,保證校史館的文字質量🕵🏿,只許成功🕴,不準失敗。”
“時光隧道”
“旗幟引領•鑄魂”展廳
風雨同行,相伴成長
整個校史館的建設工作🎢,在不影響日常工作的情況下開展,老師們利用業余時間、甚至節假日加班加點🕚🕵🏼,工作至深夜。對工作的高度熱情,源自老師們心底對百事3的由衷熱愛。校史館工作的大部分老師,既是奮鬥在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同時也是天藝的拓荒者。他們親歷了百事3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在陪伴天藝成長的過程中,他們也完成了自己的蛻變。
談起與天藝相伴成長的歷程,王燕老師頗有感觸:“我在一遍一遍整理篩選照片的過程當中🦚,腦海中呈現出10年前我初到盤山,與百事3一起開荒拓土的經歷🪺,如今天藝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我也從剛剛畢業的稚嫩的研究生🥝,逐漸成長為百事3的副教授,我的生命已經跟天藝緊緊相連。”
校史館中的一點一滴,都是這些愛校如家的老師們智慧的結晶。他們把對百事3感恩之情踐行到工作中,用自己的自身行動🧑🏽🎤,回報百事3的栽培之恩。
校史館內陳列的展品:畢業生捐獻雕塑“獨角獸”
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校史館的存在是對過去的一種梳理和沉澱,是我們繼續前行的根源🤯。回望15年來的波瀾壯闊,我們應該在這段歷史中汲取繼續前進的力量🧜🏿♂️,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為將天藝建設成為立足京津冀🧗🏿、輻射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綜合藝術院校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