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於津門望🧔🏼,半城海棠開”,文化傳播與管理學院的學生文化研學之旅已經開啟第三站,本次文化傳播與管理學院的同學們來到了津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和天津五大道🧸,繼續走進天津,感悟天津,在厚重的歷史映像中探尋歷史的脈搏。
在清晨柔和的陽光之下👱🏼♀️,同學們踏上研學的路途。隨著離校的汽車緩慢行駛,映入眼簾是望不到邊的長路與印記🤘🏼,陽光透過薄霧從窗外投射進來,漫空傾瀉🗄,灑落在車廂內的每個角落👍🏼,在惺忪恍惚中✋,同學們穿過歷史的長河🤟🏽,探索津沽,尋覓津沽。
Trip.01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第一站抵達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肅穆莊嚴的紀念館彰顯出天津市的歷史文化命脈,這裏撰畫著周總理及夫人鄧穎超的豐碑,他們的骨灰撒在了祖國大地⛩,隨著四處漂泊的風見證祖國的不斷變遷🧑🏽🎄,天津是他們革命的起點,這裏銘刻的是他們生平的寫照與革命事跡。
進入紀念館☣️,迎面看到的是周恩來和鄧穎超兩位偉人的漢白玉雕像🤟🏻,他們靜默堅定的看著成長在新時代下的有誌青年🏊🏿♀️。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的變化永不停息,而西花廳前的海棠樹依然屹立著☀️。“西花廳的海棠永遠盛開🤹♀️,革命的浪漫至死不渝”👰🏽,他們對愛情與信仰的執著和熱忱在這裏亙古不熄🚭。
跟隨他們的足跡,同學們透過擺放的一個個見證🤙🏽,深切感悟到周恩來和鄧穎超同誌在革命時期“為人民幸福鞠躬盡瘁”的奉獻精神,鮮紅的革命下,他們的信仰至死不渝🧓🏻。在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在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他們傾註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奠基性貢獻📴,在人民的記憶裏永遠熠熠生輝👌👷♂️。
Trip.02
五大道,凝固的藝術
第二站來到了廣富盛名的天津五大道🫲🏼,它的建築風格多樣,沉澱、承載著歷史,每一處印記都記錄著那段屈辱的歲月,天津衛曾經有過的熱鬧繁華隨著北洋政府時代的結束歸於平靜🐈⬛,但新的生機與使命在不斷生根續寫著新的傳說。
這裏擁有著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國家建築風格的洋樓🪰,作為迄今中國保留最為完整的洋樓建築群🏂🏻,享有“萬國建築博覽館”之稱🧛🏿♂️。建築風格多樣,包含哥特式🧣、巴洛克式、羅曼式、拜占庭式及中世紀的南歐風格、19世紀的折中主義風格🔆,匯集了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國的建築遺留🪃,將歷史構築成一種凝固的藝術🙋🏽,撲面而來是歷史的定格。十裏洋場在此匯聚👷♂️,引無數文人豪客競折腰,五大道厚重的歷史感🛍,如醇香濃烈的酒,體現出天津的風骨,百年風雲變化,盡數隱藏在這裏。
作為“城中之城”的五大道現在仍保持著幽雅別致安靜的風貌,踏足這裏與喧鬧的浮華世界遠離,從胡同小巷的人間煙火到石板路上風格迥異的各式建築🈚️,行走其中🫲🏿,欣賞沿路的風景🟪,隨著不斷發出的“哢哢”聲響,將歷史的痕跡定格👣。同學們用腳步丈量🆕,寂靜凝視,不論是雕花鐵門🪬,還是厚重墻瓦🙇🏽,透過飄落的葉🙋🏼♀️,同學們再度穿越歷史😈⌛️,與對話過往🙋🏿。
“歲月失語👈🏽,惟石能言”,天津是歷史定格的璀璨明珠🚵🏻♂️,這裏蘊含著沉默無言的厚重歷史🔂,但“山窗初曙👇🏻,透紙黎光”,未來文化傳播與管理學院的師生將繼續感悟文化魅力,傳承文化素養,切實將專業所學與歷史文化碰撞👨🏼⚕️,追尋歷史足跡,不斷守正創新,前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
上一篇:新聞學專業研學之旅 秋冬之旅[ 01-11 ]
下一篇👩🏿🦰:研學之旅第一站|跟隨同學們的腳步動起來吧![ 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