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新媒體視野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培養方式初探
發布時間🕺🏻👚:2017年04月19日作者👯♂️:文/張璐點擊👌🏽: 次
摘要:此論文發表於《北京教育》增刊 2016年第二期
張璐:天津體育學院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影視學院副院長
張璐:天津體育學院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影視學院副院長、藝術碩士📩🧑🏽⚖️、研究方向為廣播電視 講授《電視紀錄片》、《影像語言》等課程
【摘要】新媒體環境給廣播電視編導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與發展機遇👩🏼🌾。傳統媒體的融合與新媒體的湧現促使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專業培養方式上也應推陳出新並與時俱進。本文在分析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發展現狀的同時,從文本👩🦽、技術、人才、環境等四方面入手,探討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培養方式的改革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 培養方式; 產業思維
我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創立於上世紀90年代末,在傳統媒介環境下,主要講授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創作🙅🏿♂️、製作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從事傳統廣播🧑🏼💻、電視節目的撰稿、編導🎨、攝像、燈光、音響、剪輯等方面的課程與工作。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手機媒體😜、自媒體、3D、VR技術的不斷出現🧞,對於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培養方式也產生新的挑戰與機遇,培養方式不單要符合傳統的媒介環境,更要適應新媒體發展形成的新型媒介環境。
一、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培養方式現狀分析
(一)課程設置不夠完善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學科,課程設置雖具備了一定的廣度👩🏿🚒,講授藝術學、文學👩🏼🏭、傳播學等多學科知識🔪,但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的設置卻相對滯後✊🏻,目前許多院校的課程設置中缺乏對於新媒體藝術與技術的專業系統學習,無法滿足新媒體時代的社會實踐與市場需求。
(二)教學設備陳舊受限
許多研究型院校由於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實踐體系重視程度不夠、經費不足等原因👩🦱,導致教學設備陳舊、數量不足等一系列問題,目前的舊設備難以適應日新月異的信息媒體環境,適用於新媒體技術教學的設施設備配置不足,教學設備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課程的社會時效性🍎,在課程的操作訓練方面受到一定的教學設施的製約👩🏼⚖️。
(三)師資結構不夠合理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教師結構不夠合理,理論型教師的人數遠比實踐指導型的教師更多📗,這樣的教師結構雖然保證了學術內容的理論性🏊🏻♀️,由於一部分理論型教師雖有高學歷,但卻缺乏社會實踐經驗,致使教學的專業實踐性不足🐈⬛。
(四)人才培養與市場產業需求不符
許多高校素質教育的口號喊得過空過大,沒有落到具體實處,學生在校期間的各項實習任務幾乎陷入形式主義泥潭🪥,在畢業前幾乎沒有參與系統的、有組織的社會實踐與產業實踐,實踐能力沒有得到良好的鍛煉。高校與企業進行校企合作的模式尚在探索之中,由於國家相關政策、合作機製等現實問題,沒能發揮合作意義,也沒能做到與市場的合理接軌💂♀️。
二、新媒體視野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培養方式的改革策略
(一)關註技術發展趨勢🖕🥘,建立多元文本的教學方式
首先🦑,新技術的應用正逐漸打破傳統藝術規律。比如,影像語言規律在其近百年的歷史中驗證它的合理性𓀎🖖🏻,然而這些規律是建立在2D畫面的基礎之上🎸,當如今3D🍰、VR影像風起雲湧時,它們的局限性也逐步顯露。此外,虛擬視覺技術也改變著人們對景別💆🏼、角度、場面調度甚至畫面真實性的思考等等。這些前沿的技術挑戰了傳統的教學內容,應當予以重視🐢。
其次,對於廣播電視的文本樣式已經超脫了傳統音視頻的組合,且媒介融合的趨勢又促使它們同其他媒介組合、搭配甚至創造出新的文本樣式👆。將這些文本樣式納入到教學內容之中🤛,可以豐富學生們對於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文本形式的理解🤚🏼。同時,在文本學習的過程中🫶🏽,表達的方式與技巧是最重要的環節,其中視聽語言的規範性、中英文寫作的專業性等都是製約藝術文本的重要元素🐕。
(二)融合新媒體技術,打造多維的教學模式
現階段📡,新媒體技術產品已經深入各行各業💤,特別是VR(虛擬現實)。今年我國工信部發布《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白皮書》,從官方角度支持VR產業發展🤶🏿。大量的VR產品進入市場🧌,Oculus Rift🧱、Vive🖍、Play Station VR等遊戲VR產品不斷湧現🏌🏼♀️,促進VR產業的迅猛發展。
教育技術領域對VR也日益關註,如北京師範大學舉辦的“智慧學習與VR教育應用學術周”活動便包括智慧學習研究成果發布🐸、產學研成果展覽及教育產品體驗。智慧學習研究院長劉德建充分肯定了VR增強學習體驗。北京師範大學虛擬現實技術應用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周明全教授認為充分利用VR技術有助於緩解學業負擔並提高教育質量🔎。
無論從技術發展或是政策、環境而言,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領域引入VR技術具有一定的學理基礎。借助VR技術🐅,實踐類課程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平面攝影》⚠️、《攝像基礎》這兩門核心課程💄,都需要講解一定的原理性知識,相對生澀難懂,通過VR技術輔助教師講解照相機、攝像機的成像與構造原理,可以讓學生“走入”照相機、攝像機內部直觀地學習原理知識🤹🏼♀️,既節省成本,又增強可視化與生動性💶💔。同時🧑🏽🚒,微信公共平臺、網絡直播等新媒體技術的融入,為老師的課程教學💁🏿♀️、課外指導提供了強有力的資源支持與媒介技術支持👵。例如:教師可以開設微信公共平臺、通過直播進行教學指導🤩,可以嘗試實時多人在線𓀘、可視互動等新媒體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三)增強師資隊伍建設,改善人才培養機製
首先🖱🍛,提高專業教師的操作能力⌛️。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一些專業基礎課涉及到專業設備操作技術與技巧的學習問題,例如《攝像基礎》與《燈光基礎》這兩門專業基礎課,如果相關專業老師沒有經過大量的設備操作與實踐訓練,往往無法準確而詳盡地講授課程要點😻,這就使得教學任務相對艱巨,面對這一情況,許多老師在傳授專業知識與技巧時,僅僅是淺嘗輒止𓀒,導致學生只能掌握淺顯的內容,難以掌握技巧,無法滿足實踐需要😹。
其次😗,提升教學手段的豐富性。教學手段的單一性會導致學習內容枯燥,最終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和老師上課應增強互動性,不要延續長期以來刻板的填鴨式教育方式。老師在課程導入與知識點講解時,也應合理地激發和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
再次,豐富教師的從業經歷。針對不少高校廣播電視編導教師缺少從事廣播電視業經歷的問題,一方面各高校應鼓勵教師繼續深造或進行校際交流🏫,提高教師學歷和專業水平。另一方面,應積極支持教師參加新媒體專業和傳媒領域的研討會和論壇等學術活動,開拓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此外👍🏿,可鼓勵年輕教師利用假期到電視臺、媒體公司👩🦼➡️、網站以及新媒體公司進行實習或考察,從而豐富專業實踐經驗🍪。
最後👩🦳,傳媒院校應根據專業需求🚻,不拘一格降人才,根據各院校的政策條件,也可適當放低專業實踐課程教師的學歷🪵、職稱門檻🙏🏻,讓一些有實踐經驗的一線工作人員有機會進入高校🙆🏼,將豐富的實踐經驗傳授給學生。
(四)拓展產業思維,正確處理教學與商業的關系
從媒介形態而言,廣播電視編導生產的電視節目具有一定的商業屬性,作品最終以產品的形式投放到市場並進行傳播與銷售。因此,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教學模式要從藝術與產業相結合的思路進行考慮,不能忽視產業思維的培養。而理解教育與產業相結合的思路,關鍵在於優先讓學生了解媒介產品的商業運營模式🧙🏿,因此采用校企聯合的教育模式,構建學生的媒體運營思維至關重要🙆🏼♂️。
在新媒體視野下,與電視臺、媒體公司特別是新媒體製作公司的合作尤為重要〽️。邀請資深媒體人、一線新媒體製作團隊參與到整個教學體系中🎠。形成一種課內、課外聯動的實踐教學體系。
結語
新媒體視野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培養方式的構建,首先🎡,應該關註其學科性質,做到藝術學與傳播學雙管齊下,樹立正確的信息觀念;其次,關註當前高新技術的發展趨勢,建立多元文本的教學方式,創建融匯新媒體技術的教學模式。最後,在產業思維的指導下形成教學與社會實踐的互動,正確處理教學與商業的關系🙇🏼♂️🎷。在深入理解廣播電視編導這一專業的基礎上,完成新媒介、新技術、新思路、新方式的轉變🚛,實現專業培養方式的轉型。
參考文獻
[1]匡文波.新媒體概論[M].第2版.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7).
[2]虞傑,金恒澤.淺析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的特點與發展[J].信息通訊,2012(3).
[3]王振興.創新時代下電視編導專業教育發展研究[J].今傳媒🧘🏽♀️,2015.02.
[4]李娜.廣播電視編導報考熱的冷思考[J].青春歲月,2015.07.
[5]邢麗梅.大數據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多元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4.06.
[6]王龍.淺談媒介融合背景下廣電傳媒的發展策略[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4(1).
[7]馮曉婧.“廣播電視編導”範疇的學理建構[D].重慶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