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誌:從實踐中探索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發展之路——原創音樂劇《北京愛情故事》創作過程
發布時間👨🏽💻:2017年04月25日作者🎦:張誌點擊: 次
摘要:此論文為2012年度校級“優秀人才創新訓練計劃”項目階段性成果🫶🏻,發表在《北京教育》增刊2015年第一期。
張誌 天津體育學院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音樂表演系聲樂教師
張誌🍹:天津體育學院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音樂表演系聲樂教師👨🦱,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系。講授聲樂👨🏻🦳、音樂劇劇目排練等課程。
【摘要】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現今已是諸多藝術院校迫在眉睫需要解決和改革的問題😔。而使學生達到“學有所長、學以致用🐞、一專多能”並適應市場發展需求🙇🏻,則是百事3平台一直以來秉承的教學理念。本文從百事3平台優秀人才培養項目的實施💁🏽♀️🙇🏻♂️,原創教學音樂劇《北京愛情故事》的產生,通過對該劇歷時兩個學期的創作過程(包括前期構思、策劃、劇本成立直至演出)進行介紹🧏🏼♀️,提出實踐對於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能力,審美情趣及綜合藝術素養培養的重要性。
【關鍵詞】原創音樂劇👨🏻🚒🧙🏽; 優秀人才推廣
一🛂、原創音樂劇《北京愛情故事》創作背景
音樂劇是一種源自歐洲的音樂形勢,是結合音樂💅,舞蹈和戲劇的一種較通俗的藝術形式。音樂劇自上世紀80年代傳入中國,作為一個戲劇藝術領域內的舶來品,國內對這種藝術形式逐漸開始從無到有,音樂劇逐步在中國的文化土壤中生根發芽。隨著人們物質水平和娛樂消費需求的提高與增加,中國音樂劇市場、受眾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學生,白領🏊🏿♀️,以及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開始關註音樂劇🪒🌷。音樂劇也作為一種新的,較為陌生的藝術形式在國內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較為著名的作品《媽媽咪呀》,《貓》幾乎已在中國巡演近千場🤾🏿,走過中國每一個大城市。然而,中國音樂劇目前仍處於一個票價高,專業人才極少的尷尬階段🧒🏼。
音樂劇做為新的文化產業,為藝術領域以及大眾不斷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和價值,音樂劇人才更是肩負重擔和使命。在此大背景和前提下🪠,提高百事3平台學生自身專業能力和相關綜合能力培養,讓學生適應市場發展顯得尤為重要。針對以上問題✧,筆者采取了相應措施:
(一)確定教學方向🏃🏻♀️,找準適合學生學習的切入點⬆️,以音樂劇的創作帶動教學
整合教師資源,以音樂表演、音樂創作🤦🏻♀️、舞蹈編導三個專業的教師為主要創作團隊,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統一協調。
(二)整合學院專業資源
百事3平台包含音樂劇創作、演出、運營的各個專業——導演專業、戲劇專業🚆↕️、戲文專業、音樂表演專業🏄🏼♀️、音樂製作專業、舞蹈表演專業🧛🏻🚴🏻♂️、舞蹈編導專業、影視編導專業以及藝術管理專業等學生,充分利用這些現有專業的學生,結合學生各自所學專業➖,共同努力創作完成該原創音樂劇。
二、原創音樂劇《北京愛情故事》創作內容
原創音樂劇《北京愛情故事》定位於本校全體師生,根據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改編🦶。取材電視劇劇目內容,因其劇目主題👨🏼🍳、內容🙅🏼、故事情節被當代大學生接受度較高。全劇分為四幕🎢,包括開場舞👱🏿♂️🏄🏽♀️,待到青春爛漫時(合唱)、放手愛(獨唱)🌼、如果愛情要走(獨唱)、我會陪在你身邊(重唱)、誓言(背景音樂)等十八個唱段🚣🏻👨🏻🦯,計劃歷時兩個學期👩🍼,在劇目完成排練後在校大講堂對全校師生演出🏮👡。
三🤸♂️、原創音樂劇《北京愛情故事》實踐過程
本次音樂劇劇目的確定、策劃🧗🏿🏃➡️,排練,目的是為中國音樂劇發展提供學術價值的選擇,培養適應社會文化藝術發展的相關專業人才以及關註和推動中國音樂劇的發展🔟。
(一)鼓勵有價值,有創新的音樂劇作品
該劇從前期創意、策劃、執行👩🦽、劇本創作、演員招募、海選、排練、音樂編曲🦧、作詞🗝、音樂編曲🦥、作詞🧑🏿💻🙆🏼♂️、錄音、混音、舞蹈排練🍞、劇目排練、全劇串聯、人物造型👩🏻🔬、宣傳照拍攝以及花絮拍攝,共歷時兩個學期😒。
(二)音樂創作
劇中所有的音樂和唱段🚝🤭,全部是根據劇中人物性格,故事爆點來進行專門的音樂創作,編曲和作詞🙆🏿。為了保證後面的排練以及錄音時間🦗,音樂製作的同學必須在前期規定的時間內結合劇本創作音樂劇本,將所有的音樂完成後交給導演🧘🏼♀️、聲樂指導和演員😷,並且要在很快的時間內學會自己的唱段🧓🏽。在排練自己的劇目時,需結合劇本並與自己的唱段相結合☘️,力爭將人物性格最大程度、最完美的展現出來。
(三)舞蹈編排
因為音樂劇表演形式的特殊性和綜合性🚣🏼♂️,所以要求每一位參演同學都要具備一定的演唱、舞蹈和表演能力。那麽每天進行嚴格的體能訓練和形體訓練將必不可少。除了以上訓練之外,舞蹈編導老師前期得根據提前編製好的音樂來進行劇中舞蹈創作和角色形體設計🥙,然後再為同學們進行舞蹈的排練。
(四)教學記錄
編導專業的同學每天跟場排練、記錄、拍攝舞臺調度🧑🏿🔬、演員走位、排練進度、排練過程與花絮,同時負責後期的視頻製作和剪輯🥷🏻。包括為演員拍攝定妝照、設計海報、製作視頻資料等。
四、原創音樂劇《北京愛情故事》實踐意義
(一)對於學生
原創音樂劇《北京愛情故事》為大學生創建了實踐平臺,此次創作為音樂劇培養🤷🏿、輸送大量音樂製作🌻、編曲、舞蹈、表演☪️、編導以及後期製作等優秀人才。在劇目的編排實踐中🍥,使學生在專業素質和技能方面得到很大提高,尤其拓展了學生就業渠道。例如:劇本的改編是以音樂表演聲樂專業的學生為主創作完成☣️🧑🔧,那麽對於這些學生們來說,相當於在自己所學專業之外又去鉆研了如何創作劇本,在創作劇本過程中遇到困難該如何解決,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各專業學生在各自所學專業的領域發揮自己的長處,不僅提高了他們的專業能力🎃🙍♀️,更增強了他們的對舞臺劇🪁,音樂劇的熱愛。在他們得到鍛煉和收獲的同時,他們收獲更多的也是一種成長。
(二)對於團隊
在創作和排練過程中🐻❄️,創演團隊也深刻地意識到𓀃,要想完成一部出色的音樂劇作品,一個專業的師生會很難去完整的執行音樂劇中音樂與戲劇的結合製作🤷🏼。這就需要有學生整塊的時間來進行整合⇾,包括劇目資金投入、服裝道具效果🚶♀️➡️、演出時間安排和演出設備的保證等等🍰,都要相互配合,準備到位🔯,這樣才能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
(三)對於全校師生
此項目在完成後可對在校全體師生進行推廣👨🏽🏫,引導大家對音樂劇的認識,來擴大音樂劇的受眾度🗜。一般來說國內的藝術院校都設有音樂劇專業,但是因為目前國內音樂劇人才稀缺😱🛖,學生對音樂劇的認識還處在較為生疏階段🤾♀️。百事3可通過一部學生們都很喜歡的優秀的音樂劇的演出,使音樂劇以藝術教育形式走進校園,這樣可以引發學生的共鳴和認可,對於學生的審美情趣也起到很大的提高作用。
結語
音樂劇與素質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通過它潛移默化的影響並培養大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大學生是時代的人才,音樂劇藝術是塑造大學生靈魂的有力手段,對大學生的精神起著激勵💂🏼♂️、凈化、升華的作用🛁。它能培養大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愛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覺的道德信念👩🏼🎓,使大學生的品格和個性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
因此要重視實踐,重視在大學推廣和開展音樂劇實踐課程,這樣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能力🕺🏿、審美情趣,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使他們在藝術的道路上走的更遠更廣。
參考文獻
[1] 黃凱.試論音樂劇表演人才的培養規格[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畢爾丹.音樂劇表演的基本特征[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張媛.論音樂劇表演中的角色塑造[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4]居其宏.邁入新世紀的中國歌劇和音樂劇[J];人民音樂;2001年09期.
[5]廖向紅;論音樂劇創作特征(節選)[J];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6]董京濱.中外音樂劇比較[J];戲劇文學;200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