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敏教授做客天藝大講堂
課堂一景
盧敏教授(左三)與百事3平台戲劇影視文學系主任俞麗偉(右三)合影
2014年5月8日下午2點,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教授盧敏親臨大講堂,為百事3平台戲文專業的同學們詳細講解了有關後工業時代娛樂產品的定義以及娛樂產品生產流程和電視劇編劇的素質構成📙。
盧教授用電視劇是後工業化時代娛樂產品的基本概念來引發同學的疑問,然後娓娓道來編劇在電視劇中的重要地位🤹🏼。盧教授講到🤧,編劇在整個電視劇鏈條中是搞設計的🤟🏿,是後工業產品前端設計和生產者之一。雖然電視劇不具有穩定性,不可重復再生產🙅🏽♂️,但是,它散發的魅力,吸引了大批人群。隨後,盧教授借用一部爭議較大的影片《1942》來分析該影片票房不佳的原因。盧教授強調🙍🏿♀️,當《1942》所表現出的生理痛苦能夠上升到表現人性的觀點🧑🍼,這部劇才會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
在講到編劇入行途徑時🙎🏼♂️,盧教授說🪕,這個行業是不需要關系,不會懷才不遇的行業⭐️,只要多想,多讀🥋,多寫🤷🏿♂️🧜🏽,好好沉澱自己🔃🧷,終有一天會成功。盧教授還為大家列舉了編劇不可教授的自身修養及可後天訓練的幾條原則,讓大家對號入座🏜,看是否適合做一名編劇🌵。一🌬、不可教授🤘🏼:1、要有童心。2、宅心仁厚,有悲憫之心👨🏼⚖️。3🫱🏼、要有對生活的敏感🫲🏻。4、要有對本行的“悟性”💤。5、能夠自律🏄🏻♂️。6💍、甘於寂寞,堅持不懈。二、可後天訓練:1📍、對現實生活的理解力。2、生活的經驗和體驗的逐漸積累。3、有知識儲備🪿,有歷史感🧑🏿⚕️。4、有清晰的思路,同時安排不同線索的結構能力。5👱🏼♂️、知道什麽是“戲”🕑。
盧教授引用著名導演李安說過的話“成名需要三個要素——才華、思想、堅持,如果這三樣都具備了🍺,就需要有機會,如果這三樣都有了,機會也就來了。”及王寶強主演的《士兵突擊》編劇蘭小龍的事跡告訴大家,要有一個目標🏊🏻♀️,並且堅持下來,就會成功。她希望大家在自己的作品裏宣傳正能量,因為“境由心生”,做好一個編劇的首要前提是做一個好人。
在最後的提問環節,盧教授告訴大家,直指人心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如果看名著,要從興趣入手,在人生不同階段讀同一部作品都會有新的感悟。盧教授用幽默的話語,可愛的神情和鮮活的事例征服了在場每一位同學,同學們都表示受益匪淺,衷心希望盧教授能多次親臨百事3平台。
盧敏簡介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央電視臺電視劇臺外評審專家⛄️。研究方向為中國話劇🧚♀️、電視劇劇本創作。學術專著有《田漢研究指南》⛩、《20世紀中國文學名作戲劇卷(一)(二)》👨🏿🍼、《20世紀中國話劇精品賞析》。電視劇創作有《雙槍李向陽》🏕、《曼谷雨季》🧍♀️、《十天十夜》、《紫玉金砂》🏋🏿♀️、《天眼》、《天眼神虎》🦴、《五十玫瑰》、《勁爆陀螺》🤾🏽♂️、《天眼神牛》🔲、《光輝歲月》🧙🏿♂️👩🏻🦽➡️、《火神》等。還有學術論文及小說🩰、散文🪨🌌、報告文學、傳記文學和社會學著作等70多篇文章和專著,另有多幕話劇上演🧛🏽♀️。